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中药汤剂的服法和禁忌

发布时间:2012.12.24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718

     中药正确地服用在治疗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功用,反之则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古人及现代人在服药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中药几种服药方法分述如下。
     服药方法:
     1.晨服:补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药物宜晨服,以借人体的阳气、脏气充盛之势,祛除病邪。 空腹服: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并保障较高的浓度而充分发挥药效,健胃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
     2.饭前服:病在胸腹以下者,如胃,肝肾脏等下焦疾病宜饭前服药。主要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发挥作用,使药液充分作用于胃壁,较快地通过胃而进入小肠,及时分解吸收发挥药效。
     3. 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赤,咽痛宜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药物宜饭后服,因饭后胃中有较多食物,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消食药宜饭后服。
     4.睡前服:如心脏病、滋阴健胃、涩精止遗药、缓下剂及安神药宜在临睡时服。
     5.频服。咽喉、食道等部位的疾病,采用频服之法,每日数次徐徐含咽,使药物慢慢通过病变部位,持续发挥作用。
     6.不拘时服:解热发汗药、泻下剂药物以微汗、缓泻为度,不拘于定时服用。
     7.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服,可保持血药浓度均衡、持久、稳定,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
     8.服药禁忌
     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服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平肝、润肺、明目等药物时,忌酒、蒜、可乐、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温刺激之品。服用温经、补阳、涩精止泻、祛风湿、止寒痛药物时,忌食冷饮、生梨、螃蟹、柿子、竹笋等寒凉之品。皮肤病患者,应忌咸水鱼类、羊肉、臭豆腐、猪头肉等诱发食物;水肿病患者要禁食腌制食品及盐。忌服药过量,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催吐药过量会伤脾胃;清热药过量能导致中焦部分阳气衰微;理气药用量过多易耗气伤阴;病邪未净者服补养药过早者会产生“闭门留寇”的后患。服发汗解表药后,宜多喝热开水或食热稀粥,服后应安卧,以助药力促使汗出,同时忌服酸味食物及冷水。服人参和其他滋补药时忌萝卜,以免降低或消除滋补效力。

 中药房,闫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