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冰淇淋是魔法棒还是甜蜜陷阱?

发布时间:2025.08.08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107

4岁的乐乐(化名)

在游乐场玩得满头大汗,

奶奶赶紧买了个大甜筒给他“降温”。

乐乐几口猛吃下去,

不到半小时就开始喊肚子疼,

不一会就开始呕吐。

奶奶慌了神,
赶紧带着乐乐到医院检查,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诱因就是短时间内

摄入大量冰冷食物刺激肠胃。


图片

夏日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孩子们的欢笑声里总少不了一抹冰淇淋的香甜。看着宝贝们举着冰淇淋,小脸蹭上奶油却笑得眼睛弯弯的模样,这份简单的快乐实在让人不忍拒绝。

然而,这清凉甜蜜的背后,也藏着儿科医护常常在门诊里看到的“小烦恼”——腹痛、腹泻、咳嗽、拒食……


图片
01

甜蜜的冰凉魔法,为何对孩子是“双刃剑”?

孩子们对冰淇淋的爱,源于最直接的感官享受:

瞬间降温的快乐:低温刺激口腔,带来即刻的清凉感。

糖分的愉悦诱惑:大脑天然喜爱糖分,释放“快乐物质”。

有趣的口感和造型:色彩缤纷、造型可爱,满足好奇心和视觉享受。

BUT!孩子的身体比成人更“娇气”!

图片


1. 娇弱的“小肚子”在抗议

图片

胃肠血管“急刹车”:低温刺激导致胃肠道血管剧烈收缩,血流减少,极易引发痉挛性腹痛(孩子常说肚子一阵阵绞痛)。

消化酶“被冻僵”:低温会暂时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容易腹胀、消化不良

肠蠕动“乱套了”:冷刺激可能加速肠蠕动,导致腹泻;也可能减缓蠕动,引起便秘

肠系膜淋巴结炎风险:儿童肠道周围淋巴结丰富,冷刺激和炎症反应容易诱发或加重肠系膜淋巴结炎(反复腹痛的常见原因)。

乳糖不耐受的“雪上加霜”:很多冰淇淋含牛奶,乳糖不耐受的孩子食用后腹痛、腹胀、腹泻会更明显。


图片


2.  呼吸道的小警报


刺激咽喉,诱发咳嗽:冰冷食物直接刺激娇嫩的咽喉部粘膜,可能引起或加重刺激性咳嗽,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孩子。

痰液变稠难排出:中医认为“寒凉生痰”,低温可能影响呼吸道纤毛运动,使分泌物(痰)变得更粘稠不易排出。


图片


3.  甜蜜的隐形负担

图片

热量超标,影响正餐:小小一支冰淇淋,热量和糖分可能远超想象(相当于大半碗饭!),饭前吃易饱腹,影响正餐营养摄入。

龋齿的“帮凶”:高糖分+粘附在牙齿上,为致龋细菌提供了绝佳的繁殖环境。

养成嗜甜口味偏好:过早、过多接触高甜食物,易让孩子养成“重口味”,排斥清淡健康的食物。


图片


4.  “冰淇淋头痛”(脑冻结)


快速吞咽冷食刺激上颚神经,引发短暂但剧烈的额部或太阳穴疼痛,孩子可能会突然哭闹说头痛。


图片
02

贴心建议:聪明吃冰,健康一夏!

完全禁止孩子吃冰淇淋可能不太现实,关键在于科学选择和智慧引导:


图片


1.年龄有讲究


强烈不建议给1岁以下婴儿食用冰淇淋。他们的肠胃系统极其娇嫩,无法承受。

1-3岁幼儿尽量少吃或不吃。实在要吃,只能给非常少量(1-2小勺),且选择成分简单、低糖的(如纯酸奶冻的)。

3岁以上儿童可适量食用,但务必严格控制频率和量。

图片


2.挑选“健康派”冰品


看配料表是关键!

  • 优选前几位是:生牛乳、稀奶油、水果(泥/果酱)、酸奶、白砂糖。

  • 警惕:“人造奶油”、“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可能含反式脂肪)、“葡萄糖浆”、“果葡糖浆”(高甜度廉价糖)以及一长串的人工色素、香精、增稠剂。

看营养成分表:

  • 选蛋白质含量相对高的(>3g/100g更好),说明牛奶/酸奶成分多,在蛋白质差不多的产品里,再选「脂肪」相对少的。

  • 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含量相对低的。


推荐类型:

  • 纯牛奶/酸奶冰淇淋:相对更健康,钙含量也高些。

  • 水果雪葩(Sorbet):主要成分是水果和水,通常不含乳制品和脂肪(适合乳糖不耐受),但糖分可能很高,也要看配料表。

自制是王道!

用无糖酸奶/牛奶 + 新鲜水果泥(香蕉、芒果、草莓、蓝莓等)冻成冰棍,健康无添加,糖分可控。可以加入一些煮熟的燕麦、红豆等增加营养和口感。

图片


3.控制频率和份量


频率:每周不超过1-2次,切忌天天吃!

份量:小份是原则!选择迷你杯、小蛋筒,或者与家人分享一份。避免一次吃一大盒或巨型甜筒。

时间:避免饭前1小时内和饭后立即吃,影响食欲和消化。

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时立刻吃,此时身体温度高,血管扩张,冷刺激更大。

避免睡前吃,以免刺激咳嗽或肠胃不适影响睡眠。

图片


4.讲究“吃法”



“慢”字当头! 

比赛谁吃得快?NO!

叮嘱孩子小口吃,含一会儿再咽下,让冰淇淋在嘴里稍微融化升温,减轻对喉咙和胃肠的冷刺激。

肚子疼、咳嗽时坚决不吃!身体不适时肠胃和呼吸道更脆弱。

图片


5.  吃完注意



漱口或喝点温水:减少糖分在口腔残留,降低龋齿风险。

观察反应:留意孩子是否有腹痛、腹泻、咳嗽加重等不适。


图片
03

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自己也要健康吃冰。

巧妙替代:解暑不一定靠冰淇淋!

冰冻水果块(葡萄、蓝莓、芒果块)、冷藏的无糖酸奶、绿豆汤、银耳羹等都是更健康的选择。用漂亮的模具把水果酸奶冻起来,孩子一样喜欢。

关注特殊状况:如果孩子本身有反复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腹泻、哮喘、过敏性鼻炎、频繁扁桃体发炎、肥胖、龋齿等情况,吃冰更要格外谨慎,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1754641815384831.png

冰淇淋是夏天的一抹亮色,承载着孩子们的快乐。这份快乐,需要我们用智慧和科学来守护。了解孩子的身体特点,学会聪明地选择和引导,才能让这份甜蜜清凉真正成为夏日的健康点缀,而非健康的负担。

如果您的孩子在食用冷饮后出现持续腹痛、呕吐、严重腹泻或咳嗽加重等情况,请及时就医。我院儿科门诊及营养科可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儿童饮食指导。希望每一位宝贝都能拥有一个既快乐又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