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很多对肾功能指标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血清肌酐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有效指标,能够监测肾功能,也是临床肾衰竭患者的主要透析指标,门诊住院患者都会定期随访肌酐来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这两天,医学检验科遇到一位72岁的老年患者,因为规律透析抽血复查肾功能三项。结果提示尿素还是一如既往的升高,而肌酐结果却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以往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结果,可提示患者病情好转。但发出结果3个小时后,专业的肾内科大夫就发现了问题,电话询问检验科肌酐结果是否有误。临床评估老人的病情后,认为肌酐不应该显著下降,这样矛盾的结果会干扰原有的诊疗计划。
接到电话,我们立即查看了仪器原始记录及分析曲线都没有问题,当日室内质控结果在控,再次复查原始样本,肾功三项结果一致,仍然显示尿素高,肌酐正常。即使我们很信任进口仪器检测的结果,但检验科始终致力于为临床服务,为患者负责。只要临床有质疑,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反复验证推理,确保给临床提交的是一份准确可靠的实验报告。于是我们立即更换检测系统,使用另一台不同方法学的干化学仪器再次复查原始样本,结果居然提示尿素一致,肌酐升高到356.4umol/L。这个结果与之前检测的99.6umol/L相差甚远。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发现多个原因可以降低肌酐结果:
(1)肾功能改善,肌酐降低。
(2)使用了一些增加肌酐肠道排泄或者增加肾小管肌酐分泌的药物,导致血肌酐降低,但实际肾功能并没有改善。如:大黄成分的中药等。
(3)肌肉减少:长期不运动或肌肉流失,肌肉含量较少的妇女儿童导致肌酐产生减少,血清肌酐降低。
(4)使用了一些影响肌酐检测方法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此药具有调节微血管的生理功能,对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脑、肾脏疾病均有治疗作用。但它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消耗掉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中的化学物质,造成血肌酐“假性降低”,掩盖真实肾功能情况。
于是我们逐一分析,耐心询问患者是否使用了以上药物,家属回复近期自行购买了“羟苯磺酸钙”药物服用。得到答案后,我们再次与临床沟通解释结果矛盾的原因,并且将未受干扰的干化学方法测定的准确结果发给临床大夫。
既往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了羟苯磺酸钙对肌酐测定的负性作用,并且随着体内血药浓度增大干扰也越大。临床对我们严谨求实的处理问题表示感谢,我们对大夫的专业诊疗水平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到敬佩,也为患者家属高素质配合大力点赞。精准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石,而这一过程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紧密协作。
温馨提示:
广大患者朋友在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告知大夫,以便于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学进行检测,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帮助。
检以求真,验以求实,您的检验结果,我们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