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尽早识别,立刻就医|我院卒中中心举办“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25

 2025 年 10 月 29 日是第 20 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 “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为提升公众对卒中早期症状的认知和紧急就医意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积极响应,于当日在医院门诊一楼大厅成功举办了义诊活动。

图片

  活动当天,微凉的天气难阻现场气氛的热烈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多科室专家早早来到义诊现场,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答疑解惑。

  针对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等高危人群,专家们依据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从生活方式调整到药物治疗建议。

图片

  现场免费进行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区域排起了长队,许多市民朋友借此机会进行筛查,期望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医护人员们操作专业、细致,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并为筛查出的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的登记。

  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区域同样忙碌,医护人员一边熟练地为市民测量,一边普及高血压、高血糖与卒中的关联知识,提醒市民日常做好健康监测。

图片

  活动期间,现场还免费发放了大量科普宣传资料。资料内容丰富,涵盖了卒中的症状识别、预防方法、急救措施等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方便市民理解。不少市民认真阅读资料,并就其中的疑问向现场医护人员询问。

图片

  卒中中心主任孔静波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加大卒中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为守护公众健康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成为我国国民首位致残致死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患者因卒中而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进行照顾和治疗。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图片

  疾病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如房颤)

  高血压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增加血管破裂或阻塞的风险,进而诱发卒中。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长期异常,会引起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流不畅,大大提高了卒中的发病几率,是卒中的关键危险因素。

  高血脂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增多,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卒中。

  房颤这类心脏病,会导致心脏的节律和功能异常,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血管时,就可能阻塞血管,引发缺血性卒中。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

图片

  吸烟是引发卒中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显著提高卒中的发病风险。

  酗酒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损害血管壁,增加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概率。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增加卒中风险。

  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体重增加,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使血管弹性降低,血流不畅,大大增加卒中的发病可能性。

  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导致血管病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脑部血管更容易发生阻塞或破裂,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可控因素:

  年龄>60岁、卒中家族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会逐渐老化,弹性降低,血管壁增厚,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

图片

  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其体内可能存在某些与卒中相关的基因缺陷或生理特征,使得他们患卒中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更高。

  警示: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显著

  这与年轻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使得年轻人患卒中的风险不断上升。



如何识别脑卒中呢?

“中风120”口诀:

“1”看脸;

“2”查手臂;

“0”听语言;

任一异常,立即拨打120。

图片

“BE FAST”口诀:

B(Balance):平衡失调,行走困难;

E(Eyes):视力骤降、视物模糊或黑朦;

F(Face):面部歪斜;

A(Arms):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S(Speech):言语障碍;

T(Time):抓紧时间,即刻呼救。图片

图片




发现卒中后怎么办?

  立即拨打120,拨打时要准确说明患者地址、症状以及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以便急救人员快速响应并做好救治准备。

  首选救护车,救护车配备专业医疗设备和人员,能在转运途中进行必要急救,还便于与医院绿色通道衔接,为患者争取宝贵救治时间。

  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同时,禁止给患者喂药、喂水或摇晃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脑卒中防大于治,如何减少卒中发病率?

一级预防

  合理膳食

  要求做到低盐、低脂、控糖,多吃蔬果。

  适量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等。

图片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是卒中的危险因素,戒除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控制基础病

需要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可降低血管受损风险,从而预防卒中的发生。

二级预防

  药物干预

  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降压药、降脂药。这些药物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控制血压和血脂,对预防卒中复发起到关键作用,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手术干预

  手术干预针对血管狭窄、动脉瘤等情况。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血管状况,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定期复查

  要求每3 - 6个月检查脑血管(如颈动脉超声),及时发现血管病变,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卒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