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立秋期待金秋送爽?当心先送俩大喷嚏

发布时间:2025.08.19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67
立秋了,大家是否在期待金秋送爽?但恐怕对一些人来说, 迎接他们的会是喷嚏不断!

立秋一过,医院里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患者的身影就明显多了起来。

这事儿啊,和华北中原地区夏秋季的花粉 “爆发” 脱不了干系。拿咱河南地区来说,艾蒿这类植物的花粉四处飘散,让 8 月到 10 月成了过敏的 “重灾区”,高发态势一持续就是好几个月。

image.png

过敏这事儿,正让上亿人备受煎熬,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 22%,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正在或曾经被过敏性疾病缠上,而且近年来数据还在一个劲儿往上涨。

这么庞大的过敏人群背后,罪魁祸首是五花八门的过敏原,目前医学权威文献里记着的过敏原有 2000 种左右,其中常见的也超过 100 种。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患者要么查不出准确病因,要么得不到规范治疗,过敏问题要么被当成小事儿忽略,要么干脆被误诊了。



老不舒服却找不着病根?
或许得查查过敏



不少人觉得过敏就是 “皮肤痒、流鼻涕”,扛一扛就过去了。可实际上,过敏性疾病是全身性的,它的发展过程会牵连到多个器官和系统。

消化道遭殃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很容易被当成肠胃炎;

呼吸道出问题时,会有咳嗽、喘息的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哮喘;

皮肤闹别扭时,会起荨麻疹、长湿疹,让人以为只是皮肤病。

所以,要是身体老不舒服,查来查去也找不到原因,可得想想是不是过敏在作祟,赶紧去专科门诊查查。




过敏这事儿,真能要命



别看过敏平时好像就些小症状,其实藏着致命的风险。

当免疫系统 “反应过度”,释放出大量组胺,血管就会扩张,血压猛地下降,休克就来了。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呼吸急促、喉咙肿起来、意识也变得模糊,必须马上抢救。

过敏性休克:接触过敏原后,最快 2 到 5 分钟,患者就可能失去意识;

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痉挛会让人喘不上气,歌手邓丽君就是因此离世的;

食物或药物过敏:对坚果过敏的人,可能会喉头水肿,最后窒息;青霉素过敏可能引发全身严重反应;对蜂毒过敏的话,被蜇一次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这些过敏反应来得快、发展也快,不及时处理,后果可能很严重。




随身带个急救包,很有必要



有严重过敏史的人,最好随身带着急救包。包里可以放这些:

肾上腺素笔,用来紧急处理过敏性休克;

抗组胺药,缓解皮肤痒、打喷嚏这些症状;

哮喘吸入器,应对呼吸道痉挛。

不过要注意,急救药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来配,而且要定期看看有没有过期。




想摆脱过敏?
可以试试 “以毒攻毒”



要找出到底对啥过敏,医生常用的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激发试验、抽血检测等等。

找到 “真凶” 后,医生会用 “以毒攻毒” 的脱敏疗法。这就像给免疫系统打 “抗过敏疫苗”,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用量,让身体从 “一碰就剧烈反应” 变成 “见了也不稀奇”。

脱敏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也是唯一能改变过敏性疾病发展过程的疗法。它能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对症药的使用,就算停止治疗了,效果也能维持很久。

就拿花粉过敏性鼻炎来说,如果不管它,37% 的患者在 5 年内会发展成哮喘。所以,早点做脱敏治疗,对阻止病情发展很重要。

过敏虽常见,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从日常的防护,比如花粉季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口鼻防护,到及时排查过敏原、规范接受治疗,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别让 “阿嚏” 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主动出击,才能在四季更迭中,真正享受每一段清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