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两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尽管它们都与血栓形成有关,但它们的形成原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差异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一、深静脉血栓:静脉回流的障碍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的现象。这种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和血流缓慢。任何导致上述三大因素的疾病或状态,如创伤、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妊娠、口服避孕药等,都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深静脉血栓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肿胀和疼痛,多为单侧下肢出现。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肢可能会出现凹陷性水肿、皮温升高,晚期可出现下肢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湿疹样变,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回流受阻,还可能导致浅静脉曲张。
目前,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下肢、避免按摩挤压等。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祛聚等。手术治疗则包括介入取栓、切开取栓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弹力绷带、足底静脉泵等,避免长时间坐卧、站立,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
二、肺栓塞:呼吸与循环的双重挑战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肥胖、长期卧床、骨折、外伤、使用凝血药物、植入人工假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房颤、恶性肿瘤等患者都容易患上肺栓塞。
肺栓塞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虚脱、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难,也可能表现为呼吸短促、胸痛、咳血等症状。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呼吸循环支持、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避免过度屈曲下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等。呼吸循环支持包括给氧及机械通气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抗凝治疗能预防再次形成新的血栓,但不能直接溶解已经存在的血栓。溶栓治疗则主要适用于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特别是已经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患者。
三、预防措施: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干预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还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液凝固。如果患者的深静脉栓塞发生在肺动脉,或者栓塞的程度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导管溶栓术、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四、结语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差异,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的关键。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使病情更加严重。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两种致命的血管危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王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