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10月17日,第五届华豫慢性创面及糖尿病足高峰论坛暨2025年度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在郑州召开。
本次会议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举办,特邀国内整形外科、创面修复科、中医科、淋巴外科等慢性创面及糖尿病足防治领域多位专家莅临授课,就最新诊疗进展、研究热点、中西医结合实践及多学科协作模式优化等进行深度学术交流。
此外,本次论坛将特别设立“河南省整复外科专科联盟”成立环节,并于会议期间为联盟单位举行授牌仪式,旨在整合区域资源,推动专科协同发展,为河南省内外整形修复、慢性创面及糖尿病足防治领域医护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董素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祝联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张朝晖教授、郑大一附院崔正军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海涛教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薛继东教授、郑州仁济医院谢书强教授、华中阜外医院鲁平教授以及各联盟单位的代表专家受邀参加会议。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李华伟,副院长袁启东、宋瑞捧,医务部主任刘长明,公共事业发展部主任陈爱云,科教科马亚杰主任,创伤中心副主任卢正楷,全科医疗科副主任医师秦晓楠,整复外科学科带头人王军杰、副主任医师娄艳红、副主任医师任丽君、朱媛媛护士长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启东主持开幕式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李华伟致欢迎词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董素强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与我院签约成立淋巴外科名医工作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仁济医院等14家联盟单位共同上台合影留念。
在学术授课环节,专家们围绕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最新治疗理念、中西医结合、淋巴外科诊治、影像联合人工智能辅助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压力性损伤、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等临床新技术、新成果,广泛交流探讨。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宋瑞捧作《慢病防治健康素养提升——体重管理》专题授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作《淋巴管疾病临床研究:从显微外科到淋巴外科》专题授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祝联教授作《疗效驱动的创面修复:理念的更新》专题授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朝晖教授作《中西融合血管性溃疡修复与实践》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军杰主任作《彩超引导下可视化面部美容注射A1大模型应用》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任丽君副主任医师作《汇内外中西之力筑糖足防盘之基》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朱媛媛护士长作《专业到家:伤口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挑战》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梁冰副主任医师作《缺血性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处理》专题授课
华中阜外医院鲁平教授作《全院血糖管理》专题授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崔正军教授作《复杂创面的修复》专题授课
郑州四六〇医院赵志刚教授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若干研究》专题授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海涛教授作《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基本问题及中西医结合创面处理的策略与选择》专题授课
郑州仁济医院谢书强教授作《固定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肢体骨与软组织缺损感染》专题授课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薛继东教授作《烧伤治疗进展及临床实践分享》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露露主治医师作《科研立项的准备及标书撰写要点》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谢骅主治医师作《技术序贯融合共赴糖足保肢》专题授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李佳佳主治医师作《脂肪干细胞在皮肤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专题授课
主持人风采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且处理棘手的病症之一,尤其好发于糖尿病、长期卧床及老年患者。因其往往病程迁延、反复不愈,常伴随局部血运障碍、感染控制困难及组织再生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多数慢性创面患者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心力衰竭或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得局部创面难以在常规治疗下顺利愈合,甚至进一步诱发全身性感染或多器官功能不全。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又要兼顾全身基础状态的调整。
因此,慢性创面的综合管理必须坚持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并重、内外科融合、中西医协同、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互补的系统化策略。一天的学术交流,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现场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联盟单位的成立为慢性创面和糖尿病足诊疗领域的同道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学科规范化,标准化诊疗,进一步提高慢性创面及糖尿病足的防治水平,助力中原创面与糖尿病足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