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01
老李的惊魂夜
深夜的急诊室,灯火通明。50岁的老李被家人用轮椅推了进来,他脸色惨白,满头冷汗,身体蜷缩成一团,不停地呻吟:“疼……肚子疼死了……像有刀在绞……”。
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和朋友们把酒言欢。
酒足饭饱回家后,他先是觉得肚子胀,有些恶心,以为只是吃多了,没太在意。但很快,疼痛开始升级,从上腹部一种灼烧般的剧痛,逐渐变成持续性的、刀割一样的剧痛,甚至后背都开始跟着疼。
他呕吐了好几次,情况越来越重。
急诊医生听完描述,一按压他的上腹部,老李就痛得几乎跳起来。抽血化验,影像检查……
很快,结果出来了:血淀粉酶、脂肪酶数值飙升高出正常值很多倍,CT显示胰腺肿大,周围有渗出。
医生的诊断让全家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急性胰腺炎。老李被立刻送进了消化内科。
这不是简单的“吃坏肚子”,而是一场攸关性命的生死劫。
02
胰腺炎到底是什么?
胰腺是谁?它深藏在我们的上腹部,胃的后方,是一个长条形的器官,看起来其貌不扬,却肩负两大重任:消化“高手”、血糖“管家”。
急性胰腺炎就是各种原因导致胰腺内的“休眠”消化酶被提前异常激活了。
这就好比一个生产消化炮弹(酶)的工厂(胰腺),炮弹本来有安全帽(休眠状态),出厂后才激活。但现在工厂突然发生了“爆炸”(炎症),所有炮弹在厂里被同时引爆了!
结果就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开始被自身强大的消化酶“自我消化”,从而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痛苦可想而知,并且会迅速波及全身,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03
注意这两大主犯与一众帮凶
1. 胆道疾病(胆源性):这是国内最常见的病因。如果胆囊里有结石,小结石可能会掉进胆汁和胰液共同的“出口通道”(胆胰管),造成堵塞。阀门堵了,胰液排不出去,胆汁还可能反流进胰腺,提前激活胰酶,导致炎症。
2. 酗酒和暴饮暴食(酒精性/代谢性):这是另一大常见元凶,尤其多见于中年男性。酒精和一次性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直接刺激胰液过量分泌,导致胰腺管道内压力增高,同时也会促使胰酶提前激活,引发“自我消化”。
其他原因还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手术或外伤、某些药物、感染、遗传因素等。
04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1. 戒酒限酒:这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 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油腻食物(如炸鸡、红烧肉、烧烤)和高蛋白食物。
3. 治疗胆道疾病:如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应遵医嘱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从根本上解除隐患。
4. 控制血脂:定期体检,发现高血脂要及时干预,通过药物和饮食将其控制在正常水平。
5. 定期体检:腹部B超可以及时发现胆道问题,抽血能查出血脂和淀粉酶等指标是否异常。
老李是幸运的,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他最终闯过了鬼门关,但这个过程也让他和家人心有余悸。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胰腺则是其中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部件。请善待它,远离不良饮食习惯,别让一场酣畅淋漓的聚餐,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记住,健康享受美食,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