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省直三院神经外科成功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脑垂体瘤

发布时间:2016.06.15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河南省直三院 浏览次数:968

省直三院神经外科成功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脑垂体瘤

 

    省直三院神经外科近日成功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头痛症状消失。

  患者李先生,66岁,主因“突发头痛1周”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满头胀痛,在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后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并且出现恶心症状,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平扫示:鞍区占位并出血。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示:垂体大腺瘤并出血。

    我院神经外科主任麻来峰和团队人员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资料后,诊断为“垂体腺瘤合并卒中”。该肿瘤直径超过3.5厘米,紧邻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视神经等重要部位。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神经外科为患者制订了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主任钱晓岚、医师刘定国、手术室护士长任松增和护士的配合下,以神经外科主任麻来峰领衔的团队经由患者鼻孔插入直径仅4毫米的高清神经内镜,直视下避免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损伤。经过2个多小时的细致暴露、分离和切除,顺利地全切了肿瘤,整个手术过程清晰地显示在巨大的高清电视屏幕上,流畅而精彩。

    手术非常成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完好地保护了李先生的视神经、下丘脑、海绵窦、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术后3天,李先生即能下地行走,头痛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

此次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的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垂体腺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垂体腺瘤虽为良性肿瘤,但肿瘤生长会压迫视交叉、海绵窦、正常垂体等结构,引起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同时,功能性腺瘤因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闭经、泌乳、不孕、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库欣病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内分泌学、病理学、放射学、神经眼科学和显微外科学的发展.对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诊断和治疗水平越来越高。

  内镜手术相对于显微镜手术的优点是:

  ①创伤小, 神经内镜下手术器械直接利用鼻腔自然通道到达术区,不需要扩张器扩张鼻腔,损伤鼻中隔及其黏膜较轻,对鼻腔的正常结构破坏轻,有效的减少了鼻腔、鼻窦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术后不用纱条填塞鼻腔,仅填塞蝶窦腹侧壁缺损处,不影响鼻腔通气,术后痛苦小,恢复快。

  ②神经内镜为术者提供了更近、更宽、更佳的照明,解决了显微镜手术的盲区问题,在内镜直视下可观察蝶窦内全貌,清晰辨认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隆起等重要标志,减少了颈内动脉出血、视神经损伤等严重意外。扩展了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的显露范围,尤其适用于扩大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解剖学研究证明,鼻内镜下在暴露术野方面优于手术显微镜,克服了显微镜下不能观察蝶窦外侧壁的缺点。

  ③神经内镜灵活的“多视角观察”及“鱼眼效应”能让术者更近距离的以宽阔视野观察鞍内结构,最大程度的保留垂体功能、避免损伤;神经内镜进入鞍内观察瘤腔深部和侧壁残留的肿瘤组织,甚至可以观察到鞍旁和鞍上的部分肿瘤,增加了全切率。

  在术后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表现出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神经内镜术后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5~6 d),明显少于显微镜 (10~12 d)。因内镜手术损伤小,病人术后的鼻腔通气畅,舒适度好,术后恢复快,内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显微镜组。    

           

  文/平建峰(神经外科)